做账要点
财务基础知识掌握
餐饮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着自身独特的经营模式与财务管理方式。由于原材料采购频繁且种类繁多,导致成本控制难度较大;此外,现金流量大、顾客消费习惯多样化等因素也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挑战。餐厅会计需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,包括但不限于成本核算方法、财务报表分析技巧以及现金流管理策略等。
原材料采购与成本控制
原材料是餐饮企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之一,其采购与成本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。会计需要与采购部门紧密合作,确保每笔采购记录清晰可追溯,并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和成本分配方法,降低原材料损耗率,提高利润率。同时,在进行成本分析时,应区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,并结合历史数据预测未来趋势,以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。此外,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等科学的成本计算方法,有助于更精确地反映产品成本结构。
收入确认与应收账款管理
餐饮业收入确认相对简单,通常以顾客实际支付金额为准。然而,在处理会员卡充值、预付套餐等特殊情况时,则需遵循相应的会计准则,确保收入确认及时准确。针对部分长期客户可能存在的赊销行为,会计还需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及催收机制,减少坏账风险。合理设置信用期限与条件,定期检查应收账款状况,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资金回笼速度。
日常财务数据记录与账目整理
准确记录数据:确保准确记录每一笔财务数据,包括收入、支出、库存等。
定期整理账目:例如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。检查账目是否准确,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。
报税要点
按时申报纳税
按税法规定每月申报个税,每季度申报增值税、附加税、企业所得税、个人经营所得税,年终进行汇算清缴申报。
公司成立后就需要做账报税,在每月15日前对上月情况进行记账报税,报税时间参考税务局核发的《税种核定通知书》。如果不按时进行报税,产生的影响十分严重。如3个月连续不纳税申报,税务登记机关将对该企业的税务登记证给予注销的处理,企业的所有证照都会因为税务登记证的注销而相继作废,公司所有股东的信息将被相关登记机关收录,对以后的贷款、再次投资创业、出国等都将受到影响。
合理规划纳税方案
餐饮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,也面临着复杂的税务环境。会计需熟练掌握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等相关法规,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纳税方案。了解并合理利用税务优惠政策,可以降低公司的税负。
发票管理与报表资料提交
发票管理:在日常操作中,应注意发票管理规范化,避免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发生。
报表资料提交:按时提交各类报表资料,保证信息真实完整;遇到复杂问题时,及时咨询专业人士或机构,确保所有业务符合法律法规要求。
特殊情况处理
新注册企业
领取营业执照后十五天内要设置账本,企业要有一名会计,根据原始的凭证,为企业做账。营业执照下来之前所有支出计入开办费用,之后就可以正式使用各种会计科目,营业执照下来,注册资本才可以转入开户行。即使是新注册公司零收入、没有营业,也需要开始做账,因为不管是否有收入,都会有各种支出,如果不记录这些支出,会造成企业所得税多交。若实在无从下手,可以找代理记账公司。
资质许可与税务异常
资质许可:涉及餐饮行业,可能需要办理餐饮食品许可证等特殊行业资质许可。
税务异常处理:若公司存在乱账、旧账,需要进行账务整理,清理乱账、呆账,补账补申报以解除税务异常。也可找专业机构代办工商年报,补做年报解除异常,出具税务汇算清缴报告(税务年检)。